作者简介:闫俊强教授,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河南省神经分子生物学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,河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,中山大学优秀博士。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,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,河南省卫健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,洛阳市高层次人才,洛阳市优秀教师。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,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、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委、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认知分会常委、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、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运动障碍分会委员、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;河南省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、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副主委;河南省研究型医院神经病学分会常委;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常委;河南省行为医学学会常委;河南省精神学会委员;洛阳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专家;洛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;洛阳市科技创新专家;洛阳市帕金森与痴呆学组组长。
认识帕金森病:用理解照亮"震颤人生"
随着病程进展,患者可能出现"冻结步态"——双脚仿佛被胶水固定,或出现前冲式慌张步态。非运动症状同样不容忽视:嗅觉减退常早于运动症状数年出现,夜间噩梦伴肢体挥动可能是REM睡眠行为障碍的征兆。
二、解码疾病背后的"多重密码"
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是遗传与环境共同谱写的"命运交响曲":
遗传因素:LRRK2、Parkin等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提升
环境诱因:长期接触百草枯等农药者患病率增高3倍
肠道菌群:某些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神经毒素可突破血脑屏障
蛋白质异常:α-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形成路易小体
诊断需"多维度锁定":专科医生通过UPDRS量表评估,结合DAT-SPECT显像技术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情况。
治疗已进入"精准时代":
智能药盒:提醒服药并记录数据
DBS脑起搏器:可远程调控参数的"神经调控器"
聚焦超声:无创消融特定脑区病灶
干细胞疗法:日本已完成首例iPS细胞移植临床试验
此外,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对于帕金森病患者也非常重要。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,改善运动功能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。而心理支持则能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四、构建全维支持系统
居家环境改造:浴室安装防滑扶手和洗澡椅;选用磁性纽扣和弹性鞋带;餐具加重防抖设计
心理支持策略:
音乐疗法改善运动功能
正念训练缓解焦虑
家属需警惕"关怀倦怠"
【专家提醒】太极拳等节奏性运动可显著改善平衡功能,早期规范治疗能使患者保持20年以上生活质量。让我们用科学驱散恐惧,用关爱融化隔阂,共同点亮帕金森群体的希望之光。